返回
文字摘抄
菜单
首页 好句摘抄 网名昵称 伤感句子 爱情句子 古风句子 名言警句

有关人文学科的名言(111条)

来源:名言警句 发布时间:2024-01-17 17:47:19 点击:59次
文字摘抄 > 名言警句 > > 有关人文学科的名言(111条)

有关人文学科的名言(111条)

关于人文学科的名言

1、关于人文学科的名言名句

(1)、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普及性的人文学科至少从17世纪开始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仍然能够回忆起英国散文家、诗人、辉格d政治家约瑟夫·艾迪生(JosephAddison)1711年表达的要将“哲学从书斋、图书馆、学校、大学带出来,送到俱乐部、议会、茶馆、咖啡屋”的著名愿望。到艾迪生写作时,普及人文学科的愿望已经牢固树立起来。几百年之后继续生产潮水般的书籍和评论,再后来又有了展览、电影、电视和电台节目、网站、传播性分析、理解、保存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自然的解释等等---这个潮流在当今继续存在而且越来越强大。所有这些都塑造了庞大的业余爱好者的人文学科,很多人思考和学习人文,但其中有些人与学界几乎没有多大联系。从历史上说,人文学科的世界本来就是从普及性的业余爱好者活动中汲取能量和合法性的。

(2)、我坚信人类文明是以牺牲原始的本能为代价而创造出来的。弗洛伊德

(3)、北大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文教育逐步回归大学教育基础地位的过程:人文学科首先是为教育,人文学者的岗位首先是在教室。现在不少学者热衷于开会,到处演讲,但他们的观点常常既无锐气也无创新,因为他们忽视了与新生力量的直接沟通。其实,最好的沟通场所就是大学的教室。人文学者应该从会场回到教室,最理想的生活环境是书斋和教室。

(4)、艺术追求创新,学术也追求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然而,在人文学科领域,发现了自己的学术问题,是否意味着学术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是否意味前无古人的创见?

(5)、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在储存器里,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

(6)、至此,“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似乎题无剩义了。然而,好学深思者对此问题的“重新思考”,并未停止。2009年,余恕诚发表了《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的长篇论文,对缪钺提出、刘学锴诠释的“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在更为广阔的文学史背景上加以“重新思考”。余文的“重新思考”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自觉的文体关系意识,即此文是作者从“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的角度立论和思考的;二是扩大了论题和论述范围,即从最初的“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扩展成“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之关系。全文两大部分,分别论述了晚唐绮艳诗风和中唐白居易晓畅诗风对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两种词风的复杂影响;三是对由李贺开启,到李商隐、温庭筠趋于极致的绮艳诗风与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风之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对绮艳诗风与花间词风的特点作了新的概括,即表现“迷魂”“心曲”、心象融铸物象、意象错综跳跃以及接受楚辞影响等等;四是对韦庄词风的特点、成因和地位作了新的阐释。指出,韦庄词风是“花间词的底色融入白居易等人诗词明朗爽快的因素”,这是韦庄“在追随主流词风的同时,又有对白居易诗词通俗性叙述性的明白晓畅之风的接受,调剂融合,遂有别于温庭筠之浓艳而稍趣清丽”;在词史上,韦庄并未成为一扫温派习气的开山大师,“温韦两家词风有别,是总体一致下的个性差异”。与刘文相比,余文除自觉的“文体关系”意识,进一步拓展了论题范围和论述范围,从传统的“作家影响论”,拓展为“断代文体关系论”或“文体风格影响论”,学术气象更为宏大了。

(7)、讨论人文学科的危机,在当代社会早已司空见惯,但当2015年6月日本文部省发布通知敦促其国立大学裁撤人文社会科学(俗称“去文科化”)的时候,社会舆论对此仍然感到十分震惊。

(8)、我以前在哈佛大学读书,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一大堆很聪明的学生汇集在此,但是有超过一半你过阵子就看不见他们了,为什么?

(9)、文化世俗化的有些理由是十分顽固的:比如非常清楚的是,我们不能有效防止技术上的不断变化。它们似乎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对于学界专业化或世俗化趋势,我们好像也有些无能为力。如果那些过程缓慢下来,并非因为听从了要与公众交流的训诫,也不是要将影响力进行跟郭的量化。

(10)、陈平原:没有关系,而且不应该。你愿意上电视,没有问题,但除非你是做新闻传播研究的,如果不是的话,粉丝不能成为评价标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的人文学者,参加大众媒体活动,相比其他国家要多得多,获得荣誉、名声也更容易。但主要问题不在这,关键是教授评审制度很难改变,一般都是大学人事部门下达名额,然后院系学术委员会做评议。所以,对你的整个评价,是你在系里面的名声、人际关系以及教学科研等一大堆因素综合在一起。在国外或港台大学,不是这样的。到时间了,你愿意的话,我给你送出去评审。主要评审你的论文和著作,论文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但这前提是保密,如果有人不服气,学校只给你看评审的结论,你无法追问是谁评审的。而在中国大陆,都知道谁在评审你。所以大陆的整个评价体系,客观上成了内部评审。我常说,一定要改内部评审为外部评审,否则,很容易让人情代替学术。我们的职称评审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是名额制,在欧美大学没有名额的说法,只问你合格与否。这个制度不改变,每年同事之间的竞争会非常残酷,久了就会变形,各种下三滥手段就会出来,导致人际关系成为必须时刻经营的东西。这对于全心全意做学问的人非常不利。会鼓励这么一种风气,也做一点学问,但花很多精力在人际交往上,从而严重限制了中国大陆学术水平的提升。

(11)、身为教师,我深知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比教科书更重要。只是因文字寿于金石,声音却随风飘逝,因此,学术史家一般不太关注那些以讲学为主的好老师。有感于此,我撰写了长文《“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初刊《中国文学学报》创刊号(2010年12月),后收入《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此文第四节“教授们的‘诗意人生’”,着重讨论原中央大学及金陵大学的教授们如何讲授文学,多处引述了程先生文,除了作为史料,更表彰其兼及诗学与考据的批评方法与研究思路。结论是:“执着于‘诗意人生’的南京教授们,其专擅旧诗写作,对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自有其优胜之处。”

(12)、重不重杂志,看什么样的杂志,以及他们选聘的评审专家。理工科论文有影响因子作为判断的依据,但也不是绝对的。人文学的情况更复杂,好论文不见得发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用图书馆学家的眼光与方法来引导学术,不是一个好的思路。

(13)、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4)、—— 罗佐夫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

(15)、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爱因斯坦

(16)、当然,在这样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你再谈论那些宏大的精神、认同、人格、素养等,仿佛才有力量。专业学术知识往往是你说话的“信用”基础,有如银行要想让人觉得它可靠,得有庞大的资金基础作保证。在此之上你所说的社会意义,才如同可以兑现的“存款利息”,让顾客愿意交钱存款。如果你和普通大众一样,没有知识和专业背景,凭什么让人相信你说的?如今所谓在媒体上发言的“公共知识分子”,其公信力往往来自他是“教授”、他是“专家”、他有“知识”。

(17)、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欧文

(18)、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19)、陈平原:北大基本上是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学术委员会,有的院系有两个一级学科,如历史系;当然也有自身学术水平不够,须与其他院系合组学术委员会的。但说到底,只要是内部评审,表面上尊重专家,其实还是不够专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即使是正常状态,也会严重受制于人情。

(20)、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2、有关人文学科的名言

(1)、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文学科的评价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2)、文化世俗化类似于从前的宗教世俗化。从前发生在基督教启示录和圣经上的事如今同样发生在西方文明的观点上,阿诺德在谈及西方文明时的名言就是它“是有史以来思考过和说过的最优秀成果”。作为社会,传承我们文化的经典的价值或者说“文明”价值已经不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其他看似更“开明的”思维方式正在取代和批判这些价值。学界人文学科本来是旨在保存和传播文明历史的正式机构------现在已经被掏空,其中破坏分子不少来自内部。剩下的似乎只有一些残余而已。

(3)、5年后,北大可能新建严复学院、马寅初学院和李大钊学院

(4)、 “我不觉得项目经费与学科水平有直接关系。以金钱来衡量学者和成果,在我看来,是很不准确的。”

(5)、可是,我看到现在大学里尤其是文史哲学科中,老师教学生的时候,有太多的随意、任意和轻易。这也许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可是,如果哗众取宠可以获得好评,如果信口开河可以博取掌声,如果牢骚讽刺可以赢得喝彩,那么人文学科教育最好的结果,可能只是培养了一大批“名嘴”和“清客”。我说的这些,看上去都是常识,可是常识却恰恰是基础,而基础最容易被忽略。

(6)、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

(7)、人文学者早已不再是传统社会的士大夫,学术而不是科举成了他们的进身之阶,他们需要面对不断变革中的研究对象。

(8)、在现代社会,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这样的全才,难以再现,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自然科学”已从哲学里独立出来,不再和“自然哲学”混为一谈,它的分支领域越来越细。以两个汉字“科学”翻译science,即有“分科之学”的意思。

(9)、这是笔者所说的“跨学科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回归到大学教育的基础地位上,同时面向人文院系和全校其他所有院系。

(10)、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苏格拉底说,智慧意味着你知道自己知之甚少。他对智慧的说法充满了智慧。也因此,人文学科教师的存在是悖谬性的:如果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会质疑所有权威,包括老师本人。

(11)、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

(12)、24学分的跨学科课程模块,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商量和协调。项目执行的最大难度,也在于这个课程模块的灵活性。但这个开放的课程模块,也有不变的内核,这就是古典语文学项目最看重经典与语言。

(13)、但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文学科已经盛况不再,其风头逐渐让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人才的评价机制,在过去的20年里,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制定,人文学科经常是在借鉴或移植自然科学的评价机制。

(14)、前者重在教学,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不分专业和院系,属于通识教育。后者重在研究,主要是在人文院系,语言、文献和思想都要熟悉,写作的训练变得十分重要。

(15)、https://www.chronicle.com/interactives/20191218-During?key=

(16)、—— 马克思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17)、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18)、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19)、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推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在刺激大学的创新能力。这是研究型教学的活力之源,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对教师来说,支撑我们的动力是要让学生成为世界上的顶尖人才,我们没必要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被不断地激发,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知识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教师和学生都有难以忘怀的困惑,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学习热情。

(20)、一流理工科大学必须有一流人文教育:来自南科大的启示

3、关于人文科学的书籍

(1)、从1996年到2009年,我在北大为中文系研究生讲了四轮专题课“中国文学研究百年”,其中有一讲,因自知学力不足,始终不敢整理出来发表,那就是“抒情诗的世界”。在《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的“后记”中,我专门提及此事。这一讲,除了描述20世纪中国学者研究古典诗词的大趋势,更着重讨论了游国恩(1899-1978)、闻一多(1899-1946)、林庚(1910-2006)、程千帆(1913-2000)四位学者的贡献。关于程先生,我主要从考据与诗情的张力这一特定角度,谈论其如何“披文以入情”。当初讲课的效果不错,可阅读诸多程门弟子怀念老师的文章,发现我确实没有资格谈论程先生的“诗学历程”。

(2)、如果追根溯源,其实缪钺也不能算“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的第一提出者。北宋后期著名词人贺铸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宋史·文苑传》)南宋著名词论家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要求字面,当看温飞卿、李长吉、李商隐及唐人诸家诗句中字面好而不俗者,采摘用之”;张炎《词源》也说:“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炼字面,多于温庭筠、李长吉诗中来。”这里已经隐含了中晚唐绮艳诗风对婉约词影响的问题。因此,全面地看“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的诠释史或思考史,迄今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宋代的“隐而未发”——缪钺的“命题提炼”——刘学锴的“学理阐释”——余恕诚的“拓展深化”。或许,这一学术论题的诠释史“四阶段”,对所有问题的“重新思考”,都不无启发意义。

(3)、(采访人:王烨、陆艳,受访人陈平原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本文原题为“人文学科学生评价的7个问题”,原载《中华读书报》)

(4)、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 —— 圣西门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利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6)、这件事缓缓起步,在2010年11月9日举行项目启动仪式,当年招收首届学生21名,迄今已招十届学生,共241位。目前三个年级在校人数101位,涉及人文学部六家本科生院系(哲学、中文、历史、考古、外院、艺术学院)以及元培学院。

(7)、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8)、 “如果把学生的指标带进来,容易变成学界和权力的互相勾兑。学生的成就可以统计进来,但在职生不能算入其中。”

(9)、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马克思

(10)、认真完成交付之任务的人,可称为能吏。而将所有事纳入视野,并能立即把职责和世情联系起来,适度裁断者,便可为重臣。故,很多时候,吏做不了重臣,重臣亦不必须做得了能吏。

(11)、从“唐诗”到“宋词”,从“诗体”到“词体”,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在现代学术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的是缪钺。他于1943年发表的《论李义山诗》中写道:

(12)、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 巴尔德斯

(13)、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

(14)、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佛洛伊德《梦的解析》

(15)、这种本科专业的主辅修组合方式,林建华老校长有时称之为“嵌入式主辅修制”,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非常贴切。

(16)、可是,当它也匍匐在政治权力意志之下,鹦鹉学舌亦步亦趋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个自由的异常声音,而成为权力意志指挥的嗡嗡合唱声中的一个次要声部,当然没有人会关注。本来大学应当是一个纯净的知识世界,可是,现在不仅各种负面新闻把大学弄得声名狼藉,而且充满商业和政治气味的媒体,也已经把大学的人文学科像扭麻花或拧毛巾似的弄得变形,而且他们的发言背后充满了种种动机。

(17)、译自:LosingFaithintheHumanitiesbySimonDuring

(18)、睡眠的时候,心灵面对外界的刺激,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采用梦去否认它的存在,或者“编织栩栩如生的谎言",尽可能地延续睡眠。因此,我们可以把”睡眠的欲望“也看成是梦的动机之每一个梦都是这种欲望的满足。

(19)、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20)、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4、关于人文学科内涵描述不正确的是

(1)、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2)、类似的过程正出现在人文学科之中。人们对宗教和高雅文化这两大领域的信心都已经丧失殆尽。从前我们对宗教充满敬意,接着文化被神圣化,取代了宗教从前的地位,大思想家如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Schiller)、萨缪尔·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以更温和的形式呈现的经典文化一直受到敬仰,但不久之前这种联系也最终消解了。我们现在生活在以后宗教和后经典为代表的双重世俗化的时代。人文学科已经变成了全民中少数人的个人选择(非常怪异的选择)而已。

(3)、人文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以及特别具有的批判精神,说明就学科范围来讲,人文学科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应当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对人文学科的专业教育应予重视。

(4)、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5)、事实上,这也是有解决方法的,一就是你不要急,不要边看书边写,我知道有很多学者跟我很不一样,你们都是用计算机写文章,我还是在用笔写的人。我知道很多人都拿着一大堆书,边看边写,我做不来,我觉得那样也不是很好。

(6)、在宽口径层次上,针对大学里所有的学生,既有人文学科自己的学生,也有理工科、社会科学和医科等其他学科的学生,这种人文教育属于大学的通识教育,给这些学生提供文明史的知识背景、为人处事的价值观,乃至人文学科的思维方式。

(7)、因此,理工科、医科的人才培养,同样需要人文教育。在这些学科讲“立德树人”,特别需要注重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勇攀科学顶峰。

(8)、法学家精通法律条文,但他们还必须了解法理精神。为什么制度有说服力,要依法治国?因为制度、法律具有一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代表某种价值观和文明传统。如果制度和法律没有这样的精神,只是在机械地执行或制定各种各样的指令,那在现实中就很难有存在的价值,因为现实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破法律的底线或预设。

(9)、我想提出的建议是思考大问题应该从如下这个观点开始:即在西方,世俗化发生了不是一次而是两次。世俗化第一次发生在与宗教的关系中,第二次发生在与文化和人文学科的关系中,就是最近的情况。我们都明白宗教世俗化意味着什么--在此过程中,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已经被边缘化,正如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的名言所说,在当今西方,宗教已经成为个人拥有的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的自助餐中的一项选择而已。

(10)、人文学科的价值奠基于人类社会、世界体系的建构及其未来前途。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技术的进步,使不同地域的人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和频繁。人文学科的功能得到了新的提升:

(11)、这两种形式的文化世俗化---经典衰落和权威丧失相辅相成。难怪今天要想确认学习人文学科的社会和伦理价值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如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诗歌的押韵形式、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与门德尔松(MosesMendelssohn)的关系、近代历史上荷兰的造船业贸易、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和米兰的人文思想差异、当代分析哲学有关自由意志的技术性辩论等等。这些话题当然还有人研究,还有人讲授,但它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已经成为边缘性的东西,因为这些已经与人们普遍承认的高雅人文学科的价值没有任何关系了。因此,至少在英美国家,这些研究已经变成根本无法公开辩护的话题,凭什么用纳税人的钱来资助这些东西的研究呢?

(12)、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在课后学习不主动?因为他们对老师讲的内容没兴趣,而教师实际上没有多少手段强迫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有兴趣。很多老教师不太愿意教本科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工作忙碌或偷懒。很多老教师私下说,这些跟他们孙子孙女年龄相仿的学生,彼此实在谈不拢,几乎没有共同的笑点。克服年龄的差距,实现知识的更新迭代,这是对老师们的挑战。

(13)、我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高校不应萎缩人文学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顶尖人才的精神品质,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决定了我们要在高校进一步强化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14)、高雅的人文学科应该被保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强化了实用理性和想象,不是因为它们能够让我们欣赏和享受文化传承,将我们与先辈祖先联系起来,不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反思和探索的空间,不是因为帮助我们在精神上“承受现代化的冲击”(正如德国理论家约阿希姆·里特尔(JoachimRitter)和奥多·马夸德(OdoMarquard)曾经论证过的那样)也不是因为它们鼓励了某种政治主观性或运动。人文学科之所以要保留是因为强迫它们抗拒旨在摧毁它们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反弹中,他们中的部分人加入环境保护运动或者激进左派的反资本主义运动。对人文学科中的那些并没有亲自参与正式反抗现有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政治运动的人也是如此。

(15)、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所指的人文教育是一般意义的,不是专业意义的,但却与专业意义的人文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为专业意义下的人文学科教育能为一般意义下的人文教育提供有深度的课程,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改善人文氛围,因而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

(16)、那就是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而自己又刚刚好略有所得,也就是你有一点点想法、心得,对这个问题有若干美好的想象,手头边又有若干的材料的时候,这时候是做学问最快乐的时候。

(17)、人文学科(Humanities)在高校里的地位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人文学科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社会舆论因此担忧人文学科的前途。

(18)、采访人:参加政府决策咨询会或者报告获得批示能否提高学术声誉?

(19)、人一旦执著于贪欲,无尽的痛苦必会终生相伴。

(20)、今天南大隆重举行“程千帆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程千帆学术思想研讨会”,很多友人及弟子会有精彩发言,作为后学兼门外汉,我这回与先生对话的题目是“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在《古典学者的当代意识——追忆程千帆先生》中,我谈及:“王瑶先生在世时,曾多次提及‘程千帆很会带学生’,要我们关注南大这一迅速崛起的学术群体。”多年过去了,我也带过很多硕士生、博士生,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此时回想,方才逐渐领悟王先生为何特别看重会不会带学生。

5、人文学科重要性的名人例子

(1)、《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2)、虽然如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这两种世俗化之间的相似性。那样做有可能有抹杀两者之间差别的风险。“第二种世俗化”的威力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认识到人文学科在最广泛背景下的困境,而且帮助我们不带情感色彩地冷静看待人文衰落的事实。

(3)、采访人:学生的成就是否也能算进老师的个人成就,成为一个评价标准?

(4)、既然人文学科的问题大多是“老生常谈”,那么人文学科的学者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地谈?还将持续不断地谈?这依然取决于生命的本质,取决于个体生命的有限一次性。首先,从生命体验和生命经验看,个体生命的有限一次性和生命的重复性决定了生命体验的当下性,决定了每一个个体生命必然从“无知”开始。歌德所谓:“时代是在前进,但人人却都是从新开始。”每一个人的生命史都从生命诞生的第一天开始书写,每一个人的生命经验都是一天一天累积起来的。其次,通过学习而充实生命,是每一个生命的首要使命,也是生命由“自然向人生成”的唯一途径。然而,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无知”的新生命,学者面对的读者都是“无知”的新读者。于是,生命经验的“无知”和空白决定了教育的重复性,也决定了人文学术的重复性,决定了“老生常谈”和“经典重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卡西尔说:“伦理世界绝不是被给予的,而是永远在制造之中。”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正是由一部部经典构筑起来的。

(5)、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6)、采访人:您认为人文学科的论著被转载率和引用率有多大的价值?

(7)、江海不捐细流而成其大,泰山不让抷土而成其高。

(8)、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9)、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弗洛伊德

(10)、虽然郭也承认,这一方法已经严重损害了他正常观看电视和电影的能力,但这仍然表明,科技使得人们加快了日常生活的步伐。然而,对于艺术来说,一定是越快越好吗?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和文化评论家里昂·维斯提耶认为,对于人文学科而言,真正的研究和欣赏根植于平缓的过程——即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积累有意识的教育。他们两位都认为,学习人文学科至关重要,因为它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人。不过,在许多人看来,有时,这样的观点和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几乎是对立的。美国各大学术机构中,艺术,哲学和文学等学科的报名人数大幅度减少。

(11)、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12)、西蒙·多尔灵(SimonDuring)墨尔本大学英语教授。

(13)、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

(14)、——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15)、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16)、笔者认为,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尤其是在一流高校,跨学科人文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基。

(17)、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

(18)、文学呢?人们都会同意说,它承担着提升国民的教养与风度的重任,让国民在传统的熏陶下,谈吐有致,成为受尊敬的人,同时又让国民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想象和表达,成为有文化的“世界公民”,在理性时代它往往充当了理想和信仰的活化剂。哲学和宗教呢?不消说,它更是了不得,它承担着培育国民的信仰、智慧和精神之职,人与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会超越自身的生存去思考一些抽象的、精神的问题。所以,我们能够没有文史哲吗?

(19)、教育部2009年推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借着这股东风,北大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外国语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和元培学院等院系联合推出了“古典语文学”项目,后来还有艺术学院的加入。学校把这个项目确定为“北大人文基础学科本科拔尖人才项目”。该项目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选拔优秀学生,然后进行跨院系、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20)、但是,文化世俗化的两种起因仍然存在可协商的余地,因为它们主要是意识形态争论。第一个与思想上的“去殖民化”过程和文化世俗化基础的身份认同解放有关。坦率地说,应该贬低我们接受的经典的论述在当今非常强大,虽然背后的原因我们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他们认为这些经典都是白种人、男性、异性恋者、欧洲中心主义者、殖民主义者等精英创造的产物,但他们表达的追求正义和平等的愿望是多数人都认可的理想。这种理解和愿望包含着危险的简单化倾向。通过文学、艺术、音乐等等表现的目的、品质和形式等获得了力量,从这些力量中人们获得了应该被理解为“相对自动的”深度和强度。这些智慧成果与产生作品的更广泛社会条件似乎没有直接联系。

(1)、我在台大的时候,有位老师的名言是:「时间永远是不够的」,这句话当我年纪越长,我越有体会。我这个人不怕读书,不怕写论文,但我最怕的就是校对,首先它需要很多的时间,加上我这个人有坏毛病,看到不对的地方就会更改,甚至有一本书放了十年才出版,原因就是因为我太怕校对。

(2)、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弗洛伊德

(3)、卢梭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4)、不谈“诗学”,那就换一个角度,从“教学”的角度入手,尝试与程先生对话。2006年春季学期,我为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开设“现代中国学术”专题课,其“开场白”日后整理成《“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初刊《云梦学刊》2007年1期,后收入增订本《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北京大学出版,2010)。此文主要讨论五个问题:第关于“学术文”;第何谓“Seminar”;第作为训练的“学术史”;第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第学术文章的经营。其中,谈及自己之所以“摒弃‘通史’或‘概论’,转而选择若干经典文本,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这一教学方式,除了老北大的经验外,还得益于程千帆先生的《文论要诠》”。推介过程先生的课程设计以及《文论要诠》(即《文论十笺》),追忆当初赴宁拜访,谈及我准备编“中国现代学术读本”,程先生大声叫好,还特地推荐了章太炎的《五朝学》,说这是大文章,好文章,一定要入选。

(5)、如果我们注意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而不是分离性,并吸收前两种人文教育表达的基本精神,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的观点则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现代的高度。

(6)、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7)、在前现代社会,人文学者几乎无所不能。譬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涉及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修辞学、美学、逻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也被认为十分博学,不仅擅长绘画,还涉足多个科技领域,包括建筑、数学、几何、解剖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等。

(8)、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类别:人生

(9)、把文史哲的优秀本科生整合到一个项目,整合教师资源开设优质课程,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很有难度。幸亏当时得到了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和外国语学院的大力支持,并有时任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和时任北大教务部长方新贵教授的大力推动。

(10)、采访人:关于学术委员会的构成,除了学校级别的学术委员会,下面应该到几级学科?

(11)、我们始终节制着自己,以便保持我们的纯正……这种对自然本能的不断压抑,给了我们某种优雅的气质。

上一篇:成长名人名言大全摘抄(117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名言警句

推荐名言警句

  • 40句惜时的名言警句有哪些(84条)
  • 讲礼貌的名人名言大全(63条)
  • 关于人生感悟的名言警句(121条)
  • 古代的名言警句(137条)
  • 荀子名言100句与解释(67条)
  •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名言英文(75条)
  • 奥林匹克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的作文题目(99条)
  • 五条关于合作的名言俗语(94条)
  • 最新名言警句

  • 保尔柯察金经典名言(90条)
  • 小学生名言警句词典(106条)
  • 奥林匹克格言是哪一句经典(107条)
  • 奥林匹克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的作文题目(99条)
  • 儿童名言名句大全(93条)
  • 托尔斯泰关于励志的名言名句(100条)
  • 名人名言十条短一点(130条)
  • 小学生阅读格言自创(9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