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字摘抄
菜单
首页 好句摘抄 网名昵称 伤感句子 爱情句子 古风句子 名言警句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教案(139条)

来源:古风句子 发布时间:2024-05-17 10:33:14 点击:59次
文字摘抄 > 古风句子 > >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教案(139条)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教案(139条)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1、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探究

(1)、“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2)、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3)、〖1〗古诗词鉴赏——炼字题〖2〗古诗词鉴赏——赏句题

(4)、六 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6)、(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

(7)、(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1)、想写好初中古诗词赏析选择题,首先要读懂古诗词,其次要掌握做题技巧。

(12)、第三点要看律仗!诗律与音符音律一样。要有起有伏!一唱一和!这样才会让句式更加优美!但现代诗歌就不一样了!应该说诗是精品!诗歌通俗一些。好的诗句以尊守诗律规则为上,这样会少一些争议!真正好的诗作会守律。不是守律就写不出好的诗句了!

(13)、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先准确把握诗歌所写的物象,再进一步体味这些物象给人的主观感受,还要弄清物象所体现的时令、方位特征。至于写景的目的,则要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4)、看一下高考试题中的相关题目2002年上海卷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15)、古诗文赏析,还得要注意仔细审题,也就是看看问题的设置,看看作者到底想考什么内容,看清问题焦点,找到问题关键,把题读懂读熟,才有利于去做鉴赏。

(16)、第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辽远,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17)、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19)、古人用“海”字与今人不同,此处不要求落实,故“海”字不设扣分点。

(20)、(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教案

(1)、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

(2)、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4)、(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7)、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8)、”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9)、二 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二句)、颔联(四句)、颈联(六句)、尾联(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10)、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11)、旅途艰险的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2)、七 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13)、读古诗词的时候,下面的注释一定要读。因为注释对我们准确理解古诗词帮助很大,它对诗人的注解一般能够给我们暗示背景,介绍作者写诗时的处境,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还能从细节方面帮助我们,比如为我们解说重点字词,解释古诗词中出现的典故,帮助我们扫清古诗词的阅读障碍。

(14)、知人论世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有共通之处。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一部文学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丹纳也在《艺术哲学》中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影响文学的三要素。可见“知人论世”这种批评方法能够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联系诗歌产生的背景和根源,结合诗人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15)、“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

(16)、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7)、“以意逆志”的说法出于《孟子·万章上》,其中意指读者之意,志指作者之志,逆为迎取,“以意逆志”就是“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孟子章句》卷九),用自己的心灵去追寻诗人的心灵的踪迹,明了诗人之用心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字面之意义。

(18)、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19)、在***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研究论文

(1)、(2)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2)、(答)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下同。)

(3)、对于学生而言,在考场上鉴赏诗歌,就得遵循“教材规矩”,科学而文艺地去解答!

(4)、(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6)、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7)、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8)、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9)、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10)、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11)、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1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13)、三 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写景诗:风花雪月,毋须多说。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14)、c.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伏笔);与上文或下文相照应。(情节)

(15)、古诗词鉴赏往往是拉开学生之间差距的一道考试题项,尤指课外古诗词。

(16)、只要说出所选择的字的好处即可,不要求说另一个字的不好。

(17)、(解析)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张籍的《秋思》,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也算是一种提示。

(18)、语言特点: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

(19)、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0)、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1)、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第讲清景情关系。景情关系在诗歌表达中,无外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以景衬情等。作答时应注意区别,一般讲,借景抒情,是诗句中有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句子;寓

(4)、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

(5)、三是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6)、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7)、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

(8)、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6)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9)、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10)、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11)、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2)、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3)、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14)、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主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有: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15)、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但形式上的各种表现手法,归根结底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为主题思想服务的。

(16)、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17)、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

(18)、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

(19)、先读清楚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的要求,明确让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让选正确的项,还是选不正确的项,还是选符合什么条件的项;是让选一项,还是让选多项。读清楚这些要求是做对题的首要条件。再依次读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的选项,明确每一个选项的内容。

(20)、(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论文

(1)、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渔 家 傲》范仲淹)。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3)、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二句)、颔联(四句)、颈联(六句)、尾联(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5)、(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7)、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物象?作者借它表现什么?

(8)、b.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展示(体现)人物……性格。(人物)

(9)、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10)、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

(11)、(3)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12)、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13)、(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4)、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15)、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16)、时令+物象+感受+什么地方的画面(图景)+抒发感情。

(17)、(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8)、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19)、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20)、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1)、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2)、“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3)、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每一个关键字词的不理解,可能就会导致整首诗词理解的跑偏,因此,我们在平时训练时,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懂的字词,必须将其弄懂。

(6)、典故引用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7)、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8)、穆老师就在这举个例子,看看苏州历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情况。如下图:

(9)、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1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1)、第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的激情,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1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13)、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14)、一二句点题,写楼的处所、楼的高耸。一句写地势高,二句写楼本身高,写“近青天”当然是衬托“飞楼”连天了。颈联转入现实。眼前,画角声催红日落(远观),天色将暮生白烟(近观)。平视、俯视,远观、近看,不同角度相结合,红白色彩的渲染,日落烟生的动态,都可以作为鉴赏角度来答题。 

(15)、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16)、如果能够正确地进行“以意逆志”,就可以不被诗歌表面的文字所迷惑,懂得诗歌的深层意蕴。如晚唐诗人秦韬玉写有《贫女》一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从表面文字看,说的完全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子难以嫁出的意思。但深入体味诗人之意,就可以知道作者完全是借贫女不嫁来倾诉心中的抑郁之意,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和自身的沉沦下僚表示不满,正如元好问所说:“此韬玉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唐诗鼓吹注解》)。

(17)、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19)、八 注意关注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九 注意明察暗示古诗鉴赏,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十 注意运用联想、想象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20)、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1)、同学们,我们如何做才能够答好古诗词鉴赏题呢?穆老师为大家分析如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往下看!老穆支招?掌握考点所相应的知识点

(2)、诗歌当中采用的语言,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一方面从总体范围来说来遵循语法规则,另一方面却又从不同角度对句法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和超越,并力图有所创新。在汉语中,词语的组合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古典诗歌对于这两种语法手段都有很大的超越。其一为倒装,如杜甫诗中为了强调色彩给人的感觉,将“风折绿笋垂,雨肥红梅绽”说成是“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其二为省略,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省略了句中的动词而纯用名词。其三为词类活用,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当中,“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王昌龄“黄昏独坐海风秋”一句中,“秋”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短语,指湖面上的风吹来阵阵寒意。鉴赏诗歌时应掌握诗中的特殊句法。

(3)、“以意逆志”法要求于读者的,是以追求诗人之志为旨归,因此,读者应平心静气,对作品反复涵咏,仔细体味,用真挚的情感来读诗,以求得诗人之用心所在。切忌走马观花,草草而过,那样最终只能是茫然不知或一知半解,甚至是误解诗意。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认为读诗要“以心会心”。元好问《与张仲杰郎中论文》也说:“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可见读诗时不应是一目十行,而应是十目一行。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平时研磨参考答案,倒推命题人解题思路,弥补自己遗漏的知识点,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6)、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8)、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_______;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9)、或许有人会质疑:“人家诗人是这么想的吗?瞎叨叨”

(10)、描绘了春光明媚、生机蓬勃的景象,烘托人们欢愉的心情,为后面的抒情做好铺垫。

(11)、(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12)、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13)、赏析诗词的语言:常用术语,“诗眼”,“炼句”。

(14)、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15)、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16)、★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17)、(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18)、古代诗歌中,日月风雨、松竹梅菊、鸟兽虫鱼等事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怀的对象。诗人通过诗中的鲜明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心中之“志”。

(1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上一篇:关于春天的古诗大全100首(85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古风句子

推荐古风句子

  • 写秋雨的古诗词白居易(126条)
  • 最深情的十首诗词(97条)
  • 王维写桂花的诗句(106条)
  • 唐代诗人高适的诗句来鼓励朋友(99条)
  • 春雨贵如油的全诗(138条)
  • 孩子努力励志的句子美妙诗词(92条)
  • 形容舍生取义的诗句(140条)
  • 有关战争的古诗词两句(116条)
  • 最新古风句子

  • 有关父母恩情的诗(61条)
  • 赞美老师的名言古诗名句(117条)
  • 写雪的诗句古诗大全(91条)
  • 教师节祝福 古风(138条)
  • 梅花香自苦寒来全诗句意思(63条)
  • 春天的四字词语诗句6个(132条)
  • 牡丹亭汤显祖全诗(126条)
  • 海子的诗好词好句摘抄(89条)